8月31日,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11级新生杜金岳在报到时展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和公民兵役证。 新茶网
北京市公民兵役证。
■本报记者 曹瑞林 李东航 宋 轩 特约记者 司 儆
“选拔好入伍的,服务好在伍的,安置好退伍的。”北京市委、北京市政府、北京卫戍区围绕这一要求,于8月19日推出了一系列兵役新政策。10多天来,经本报持续跟进报道,这一兵役新政在军营内外引起热烈反响,大多数评论认为,北京市为破解全国性的高素质兵员征集难闯出了一条新路。本报记者日前来到北京市军地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采访,了解到这一创新举措的来龙去脉——
一个不可逆转的现实——
大学生士兵比例逐年提高
欲讲述北京市兵役新政的故事,还得从两年前说起。
2009年秋冬之际,一场大学生参军热席卷神州大地。那一年,有10多万大学生怀揣着梦想走进军营。这是我军兵员征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,反映了我军为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、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,努力对兵员结构进行优化,从士兵这个军队的根本入手促进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。
有军事专家指出,在特定军事理论指导下,通过提高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性能、改善这二者组合方式等途径,获取并提高武装力量作战能力的基本样式、运行机制和一般方法,就是战斗力生成模式。在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这一大战略中,兵员素质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支撑因素。
在今年的全国“两会”上,高学历青年征集问题成为军队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的一个热议话题。全国人大代表、原副总参谋长葛振峰深有感触地说,现在有些部队进行一个营级演习,都需要调动天上的卫星来配合。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,是科技的较量,是智力的角逐。我们要以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高度责任感,以高度的热情,欢迎高学历青年到部队服役。全国人大代表、合肥警备区政委丁明德更是形象地说:“毛坯不好,进了窑也烧不出好砖来。”
近年来,我国高校持续扩招,高等教育发展迅猛,为征集更多大学生士兵提供了广阔的挑选空间。就拿“十一五”时期来说,高等教育为国家输送了毕业生3429万人,这个数量超过了过去20年的总和。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学历青年成为兵员主体,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。以北京为例,2003年征集的数千新兵中,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3.8%,大学生士兵还属凤毛麟角,是稀罕事儿。而到了2010年,这一数字已经跃升为33%,其中不乏清华、北大等名校学子。放眼全军,平均下来几乎每个班排都有大学生士兵,他们综合素质全面,大多已成为部队基层建设的骨干。
“中国军队的录用标准正逐渐由农村出身向高学历阶层转移。”一家外国媒体的评论一语中的。北京市征兵办公室副主任、北京卫戍区动员处处长宋协鹏介绍说:“过去,我们征集兵员的主体在农村,在工厂,在城镇待业青年中,但现在时代不同了,大部分适龄青年是在高校里面就读,少数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也大多选择了复读、上民办大学或出国留学,可供征集的高中毕业生已经寥寥无几。今天,我军兵员征集主体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,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这两个群体逐渐成为征集的重点。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,那么我们就是守着‘金山’还得受穷。”
一次深入细致的调研——
查找兵役工作“梗阻点”
守着“金山”还受穷,宋协鹏处长这番形象的感言,源于近年来北京市征兵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反常情况。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年提高,首都高校有近100万在校大学生,但高素质适龄青年参军的积极性明显不高。
这究竟是偶然现象,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?北京市军地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,有必要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调研。于是,去年征兵工作一结束,北京卫戍区便联合北京市人力社保局、市教委、市国资委和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,对整个兵役工作从“入口”到“出口”,全过程地展开了密集的调研工作。
调研组首先来到市公安局,通过户籍管理系统掌握了北京市18岁至22岁适龄青年的人数。他们发现,本市适龄青年人数正在逐年大幅下降——2008年为56万人,2009年为52万人,2010年为46万人,2011年和2012年将分别降至37万人和30万人。
然而,与每年数千个征兵指标相比,数十万计的适龄青年足够部队挑选了。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?调研组又来到兵员减少幅度较大的中心城区寻找原因。
升学率和就业率逐年提高导致适龄青年大量分流,是兵员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北京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张宪国介绍说:“北京市2011年高考录取率为86%,中心城区高考升学率达95%以上,适龄青年大部分进入高校就读;北京市本科以上学生就业率达96%,高职、中专、技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7%。在几乎人人有学上、有工作可干的情况下,留给部队征集的适龄青年特别是高素质青年就寥寥无几了。”
在市人力社保局,调研组又了解到了一些信息。市人力社保局调研员牛宝林说,如今,城区居民普遍家庭经济条件较好,更关心孩子退伍后的长远发展,近年来实行的对现役士兵的经济补偿额度缺乏吸引力。另外,目前的《退伍士兵安置条例》还是1987年制定的,虽然国家近几年也出台了一些鼓励性政策,但缺乏刚性、量化措施,在实际操作中不好实施,优抚政策没能随着兵员征集主体的改变进行深度调整,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却只能享受与普通高中、中专学历士兵同等的安置待遇。
一方面,是高素质适龄青年出路更广,个人选择更趋多元化。另一方面,现行的优抚安置政策已不能够适应时代要求,相当一部分适龄青年及其家长认为“当兵吃亏”。“这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,使得高素质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积极性不高。”长期从事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的北京市民政局安置处处长祖炜说。
调研组的一份问卷调查,进一步印证了祖炜的这个观点。在30余所部属、市属及民办高校调研期间,调研组与众多大学生及其家长敞开心扉座谈。对1000名首都高校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,仅有8.6%的大学生对参军持积极态度。大学生们虽然觉得当兵锻炼人,自己也有义务服兵役,但退役安置政策滞后和优待条款可操作性不强,还是令他们对报名应征心存顾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