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“走近”非洲到“走进”非洲,敢想敢干的中小企业悄然成为中坚力量。其中,上海达之路国际控股集团是其中的佼佼者。公司董事长何烈辉告诉记者,这家总部设立在上海的民企,从最初向非洲出口纺织品,如今已在超过25个非洲国家建立了业务关系,发展成为涵盖资源开发、国际贸易、工业园区开发运营、旅游和文化交流等领域的跨国集团公司。61宝宝网
有眼光也有责任感
与众多在海外的华商拼搏史相似:吃苦耐劳是成功的关键词。不同的是,何烈辉和他的企业敢为人先,通过三次主动转型把握住了企业发展的先机。
第一次转型是在2000年。中非合作存在巨大互补性,前者市场经验丰富,后者市场潜力巨大。大学刚刚毕业的何烈辉看到这个商机,于2000年进入非洲,从一件一件的卖服装起步;一步步,从国外引进中国需要的产品和技术,并向国外输出中国的产品。
在挖得第一桶金之后,达之路集团的第二次转型体现了他的眼光独到。他敏锐地意识到,随着越来越多国内外贸企业进入,同质化的贸易进出口,将面临巨大的压力。因此,达之路集团主动出击,在南部非洲获得了大片包括各种金属、煤、铀、钻石在内的矿区,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进行开发并为国家输送矿产资源。公司还发掘非洲的自然风景资源,发挥其在非洲的网络优势,促进非洲旅游业发展;推出包机旅游、探险旅游、狩猎等特色旅游项目,以及签证、机票预订、会见安排等全套商务旅游项目。
而第三次转型则凸显了达之路集团的责任感。何烈辉认为,自己“走出去”已有10年,该交的学费都已交过,他希望能为其他企业铺就一条“走出去”的坦途。达之路集团在博茨瓦纳成立工业园区,为国内企业到非洲闯荡提供舞台。何烈辉说,他要对走入非洲的中国企业负责,让他们能够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扎下深根,成就百年基业。
沟通中非的桥梁
对于企业的转型,何烈辉谦虚地认为,这是民企特有的生存压力驱使着自己,不断去应对挑战。如今,他希望能为推动中非合作再多做一些努力。
据介绍,达之路集团在非洲建立的工业园区和工厂,98%以上的雇员实现了本地化,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。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,不少西方跨国公司经营困难,纷纷削减对非洲的投资和业务,达之路集团在非洲的工厂不仅没有裁员,反而增加雇员,促进更多的非洲人就业。
目前达之路集团正在浦东金桥兴建“达之路钻石创意产业园”,凭借其在非洲拥有的丰富钻石资源、比利时在钻石产业上的主导地位,以及上海钻石交易所的独特优势,打造一个从钻石开采、切割,到设计、加工,再到展示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,建设集钻石珠宝创意设计、时尚设计、媒体发布、工业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园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