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雄踞江淮之间,史称“江淮首都”,这一地区特有的气候、自然环境和物产为合肥名品风味特色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基础。历史上曾出现一大批传统名小吃和代表徽菜水平的传统菜肴。合肥美食推荐给大家。
合肥名点名菜源远流长,属于徽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,在合肥当然能品尝到正宗的徽菜。曹操鸡、包公鱼、庐州烤鸭、李鸿章大杂烩、怀胎鱼、油爆虾、油淋鸡、御笔鳝丝都是合肥的名菜,来到合肥不可不尝。徽菜擅长烧、炖、炸、烩、炒、溜、酱、煎、蒸、煮等多种制作方法,讲究火功,善于保持菜点的原汁原味,尤重“色”、“香”、“味”俱浓,故成菜多汤汁清纯,味道醇厚,香气四溢。作为“地主”,接下来我请各位一起领略合肥风光及特色美食,包你在合肥省钱又省力噢。
“曹操鸡”是始创于三国时期的安徽合肥传统名菜。此菜系经宰杀整型、涂蜜油炸后,再经配料卤煮入味,直焖至酥烂,肉骨脱离。出锅成品色泽红润,香气浓郁,皮脆油亮,造型美观。吃时抖腿掉肉,骨酥肉烂,滋味特美,且食后余香满口。“曹操鸡”以当地优质仔鸡为本,并配以曹操家乡——安徽毫州出产的古井贡酒与天麻、杜仲、香菇、冬笋及花椒、大料、桂皮、茴香、葱姜等18种开胃健身的辅料制成。营养丰富,具有食疗健体之功。
相传三国时期,合肥因地处吴头楚尾,为兵家必争之地。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,曹操统一北方后,从都城洛阳率领83万大军南下征伐孙吴(即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),行至庐州(今安徽合肥)时,曾在教弩台前日夜操练人马。曹操因军政事务繁忙,操劳过度,头痛病发作,卧床不起。行军膳房厨师遵照医嘱,选用当地仔鸡配以中药、好酒、精心烹制成药膳鸡。曹操食后感到味精美十分喜爱,随之病渐愈,身体很快康复,而后每进餐必常食此鸡。由此,后人传于世,“曹操鸡”声名不胫而走。于是这道菜便在合肥流传至今。至于徽菜土菜小导给大家推荐几家,嘿嘿,是偶经常去的哦,要是在合肥的话,可以去小试一下哈。
徽菜、土菜、家常菜:
三河酒家 (荣事达店)(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)荣事达大道358号
风波庄(宿松路店)(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)宿松路中段
大就大酒店 (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)荣事达大道74号
周谷堆乡菜馆 (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)淝河路778号
美味厨(芜湖路店)(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)芜湖路220号
八大碗(美屯立交桥店 )(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)美屯立交桥西北角
绩溪徽菜馆 (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)城隍庙后街霍邱路
特别推荐:风波庄(宿松路店)
门口是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江湖就有风波”,上书三个大字“风波庄”。去的有点晚,空着几张桌子,随便落坐,偶一不小心就成了逍遥派的掌门人。一身短打扮的武林小妞倒上功夫茶,让俺们两位大侠先打通经脉好练功。穿着红彤彤唐装的二庄主问问有没有忌口就扬长而去,no菜单,no点菜的权利,不过不满意可以退。
一份鱼片,9分熟,俺喜欢,一份大力丸,糯米里面包肉和蛋黄,其实这俩菜顺序上错了,哈哈。先来两个慢慢吃,可惜我们俩并非平常的大侠,很快一扫光,又来了黑玉断续膏,就是鸡蛋羹,要是龟苓膏好像比较靠谱吧。还是没放倒,最后的风波小炒除了有点咸外,其他还不错。最后收了45两纹银,太便宜了。一句“青山不改绿水长流,后会有期,恕不远送”,这句话好耳熟哦,听起来很江湖,哈哈...很好玩。
诸葛神侯可不会做赔本的买卖,兵书曰: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”小导觉得他们正在忙着发展川菜, 把川菜推向全世界是他们的梦想啊, 光说没用,还是看看川菜是怎样炼成的吧。
川菜
川西人家饭店 (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)官亭路34号
三味鱼屋(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)琥珀北村琥珀山庄
万事如意酒楼(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)长江路和潜山路交岔口
蜀王牡丹阁 (安徽省合肥市高薪区)天通路669号
沸腾鱼乡(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)凤阳路88号
特别推荐:万事如意酒楼
喜欢他家的干锅子鸡茶树菇,很下饭哦,鸡肉很嫩,很好吃,微微有点辣,26/份。夫妻肺片不推荐,一般。推荐凉瓜白肉,造型很有特点,价格是16元/份;鸡汁长青钵,如果来吃饭的有带小宝贝,用这道菜拌饭是最合适不过了,很有营养,蔬菜带着鸡汤味哦,10/份。汤呢,野菌汤、老鸭汤都不错。尤其推荐酸菜桂鱼汤,非常鲜美,还带着点点酸,汤是熬出来的乳白色,很诱人哦。点心,葱煎包,葱油饼,分量很足。圆子是鸭蛋黄外面裹着糯米蒸出来的,四周是荔枝,有点甜,还行,22元。棕香排骨一点都不油,排骨很烂,有棕叶的香味,不爱吃肥肉的MM应该会喜欢,好像是3元一个。
提及川菜,不得不提火锅,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,起源于民间,历史悠久。 关于火锅的起源,目前有两种说法:一种说是在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, 那时的"铜鼎",就是火锅的前身; 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, 出土文物中的"斗"就是指火锅。可见火锅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。四川的火锅早在左思的《三都赋》中有记录。可见其历史至少在1700年以上。
《魏书》记载,三国时代,曹丕代汉称帝时期,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出现,但当时并不流行。 到了南北朝时期,人们使用火锅煮食就逐渐多起来了。最初流行于我国寒冷的北方地区,人们用来涮猪、牛、羊、鸡、鱼等各种肉食,后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日益发达,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,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。 到北宋时代,汴京开封的酒馆,冬天已有火锅应市。到了清朝统治的年代,火锅涮肉已经成为宫廷的冬令佳肴。到了清朝末期民国初期,在全国已形成了几十种不同的火锅而且各具特色。